喜帖/囍帖寫法全攻略|印帖格式8大須知+婚禮邀請卡範例教學

準備結婚的你,是否對喜帖寫法、印帖格式感到困惑?本文將同大家詳解喜帖寫法、結婚喜帖格式和婚禮邀請卡內容等8大注意事項,涵蓋中式傳統喜帖格式和現代西式婚禮邀請卡寫法,並附實用範例範本,幫助新人輕鬆打造出得體又有風格的婚禮囍帖。從日期、名字、稱謂、入席時間,到信封稱謂與招待語,全方位指導提升你的婚禮品味與細節掌握,絕對是籌備婚禮的必備參考!想讓你的婚禮邀請卡既正式又貼心?這篇文章絕對不能錯過!
推介商戶:Couple Paint 喜帖設計|量身定制符合需求的囍帖設計服務,並加入個人風格的插畫,完美展現屬於自己的個人風格和婚禮主題✨立即查詢✨

▼喜帖/囍帖寫法全攻略|快速連結▼
(圖: PP Wedding 喜帖)
喜帖寫法全攻略|1. 喜帖一般的尺寸是多少?

喜帖一般的尺寸為106 X 165mm,但現時的囍帖樣式百變新奇,有機票款、摺咭、金屬鋼帖、阿加力膠帖,已無劃一大小之分。不過值得新人們留意的是,喜帖尺寸越大,印喜帖的收費就會越高,建議新人要按預算和需要決定。
推介商戶:Couple Paint 喜帖設計|量身定制符合需求的囍帖設計服務,並加入個人風格的插畫,完美展現屬於自己的個人風格和婚禮主題✨立即查詢✨
喜帖寫法全攻略|2. 喜帖必備哪些婚禮資訊?

無論係自行設計喜帖,定係交比印帖公司一手包辦,中式喜帖和西式囍帖的內文都有不可或缺的婚禮資訊,新人宜事先擬定,以下是喜帖必要部分及必要資訊:
(圖: LE INVITO)
中式傳統喜帖格式!5項必備資訊

- 婚禮及婚宴日期及時間(公曆與農曆)
- 新人名字(男右、女左)
- 註冊及婚禮地點
- 恭候及入席時間
- 雙方父母的名字
(圖: LE INVITO)
現代西式婚禮邀請卡!8項必備資訊

- Monogram:西式傳統的婚禮圖案,由兩個英文字母組成,分別採用新娘及新郎first name的首個英文字母而成。
- Host Name:主婚人(即發帖人)
- Wedding Activity:可用Wedding Ceremony、Wedding Banquet、Marriage等字眼。
- The Bride & Groom:先寫新娘名字,後加新郎名字。
- Time & Date:先寫「星期」,再講「日、月、年」,然後是「具體時間」。
- Venue:婚禮地點
- Post-wedding Activity:註冊後如有cocktail或婚宴,可在此列出。
- Others:如RSVP、dress code等資料
(圖:PP Wedding 喜帖)
喜帖寫法全攻略|3. 喜帖內的新人名字怎樣寫?

婚禮上的主角當然是一對新人,在婚禮邀請卡上,新人的名字要怎樣寫呢?
(圖:ThinkCards 喜帖專門店)
中式傳統喜帖的新人稱謂

中式喜帖內文中,新人只需寫名字,不需寫姓。新人名字前會根據他們在家中的排行而加上相應稱謂。值得留意的是於計算排行時,新郎的姐姐及妹妹並不計算在內;而新娘的兄長及弟弟也要剔除。大家可參考以下有關排行的喜帖寫法:
新郎於結婚喜帖內的稱謂
- 長男:家中兒子排行最大
- 次男:家中兒子排行第二
- 三男:家中兒子排行第三(之後排行如此類推)
- 幼男:家中兒子排行最小
- 小兒:家中只有一位兒子
新娘於結婚喜帖內的稱謂
- 長女:家中女兒排行最大
- 次女:家中女兒排行第二
- 三女:家中女兒排行第三(之後排行如此類推)
- 幼女:家中女兒排行最小
- 小女:家中只有一位女兒
傳統暫俗上,中式喜帖是由右至左書寫,先寫男後寫女,因此新人名字的排位會是男右女左。 如圖中,新郎為家中排行最大的兒子;新娘為家中排行最小的女兒
(圖:LE INVITO)
現代西式婚禮邀請卡的新人稱謂

在英文喜帖中,新人只需寫自己的英文名字,並無需寫上稱謂。有別於中式喜帖「先男後女」的寫法,西式婚禮邀請卡是由左至右書寫,先寫新娘名字,後加新郎名字,即 (Bride) & (Groom)的喜帖寫法。
(圖:PP Wedding 喜帖)
喜帖寫法全攻略|4. 喜帖內文格式如何?(證婚/註冊及婚宴的日期、時間和地點)

今時今日,不少新人都會選擇聘請證婚律師於晚上到婚宴場地舉行證婚儀式,或者於海外註冊完再回港設宴招待親友。亦有部分新人會選擇於婚姻註冊處舉行證婚儀式;當晚或後補到婚宴場地設宴。以上各個安排都有著不同的喜帖寫法:
(圖: B.yours wedding design)
中式傳統喜帖的內文格式

早上證婚、晚上設宴: 「謹訂於(日期、時間)為(新人名字)在(證婚地址)行結婚典禮是晚假座(婚宴地址)敬備喜酌」
晚上同時證婚及設宴:
(時間)舉行證婚儀式
(時間)晚宴
於海外註冊 / 早前已註冊,現後補設宴 :
交代婚宴時間後,於內文與下款之空白位置提及「結婚典禮已於(日期)(只適用於海外註冊: 在證婚國家及地區)舉行」
(圖: Wedding Mood)
現代西式婚禮邀請卡的內文格式

西式喜帖會先寫「星期」,順序列出「日、月、年」,然後是「具體時間」,之後才寫地點。日期及時間需用英文全寫,並以"in the morning/in the afternoon/in the evening" 取代 a.m. / p.m. 縮寫。
(圖: Wedding Mood)
喜帖寫法全攻略|5. 喜帖內父母之命的喜帖寫法
中式傳統喜帖的格式

根據傳統文教,婚姻乃「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」,所以喜帖都是以一對新人父母的名義發出。而古代有關婚事也需經由高堂首肯。直至現在,如果新人的祖父母都健在,就要喜帖中「四大長老」(即新人父母)的名字上,加入「承嚴命」、「承慈命」或「承嚴慈命」等字眼,表示這宗婚事得到祖父母同意並由他們公佈。 有關用法如下:
- 承嚴命:祖父健在
- 承慈命:祖母健在
- 承嚴慈命:祖父母健在(只適用於新人的祖父母,並不包括外祖父母)
(圖: PP Wedding 喜帖)
喜帖寫法全攻略|6.喜帖內的下款寫法
中式傳統喜帖的下款

由於中式結婚喜帖下款一般以新人雙方父母發出及署名,但面對特殊情況,如父母已離世或離異,可以作以下處理。
- 父母離異:照樣寫上雙方名字,惟母親名字不須冠上夫姓
- 父或母已離世:結婚喜帖的下款毋須加上已離世的名字
- 父母皆已離世:可由叔父、伯父或長兄以其名義發帖,或考慮以新人自己名義發帖。帖文開端只需改為「我倆謹訂於…」,而下款將改為新郎、新娘的名字即可。
現代西式婚禮邀請卡的署名

英文喜帖最常是以雙方父母或準新人的名義發帖,較少以男方或女方父母其中一方發帖。 而以準新人名義發帖的原因主要有三:
- 大日子當天父母未必在場
- 受邀的客人大多為朋友
- 婚禮儀式為行禮、舉行酒會或自助午宴,較為casual
有宗教信仰者的邀請句為 "request the honour of your presence" 。也會採用第三人稱,即不用 "We" 和"Our" 等字眼,用 "They"或"Their"。而無宗教信仰者,可以用傳統的寫法,用 "request the pleasure of your company" 作為邀請句。
在邀請句前,會因應主婚人(即發帖人),而寫上不同的名字:
- 如發帖人是新人的父母:MR. AND MRS. (新娘的姓氏) AND MR. AND MRS. (新郎的姓氏)
- 如發帖人是新娘的父母:MR. AND MRS. (新娘的姓氏)
- 如發帖人是新郎的父母:MR. AND MRS. (新郎的姓氏)
- 如發帖人是新人的父母+新人: “Together with their parents (新娘英文名+姓氏) & (新郎英文名+姓氏)”
- 如發帖人是新人: “(新娘英文名+姓氏) & (新郎英文名+姓氏)”
(圖: Me and Mory ‧ Wedding ‧ 喜帖)
【喜帖全攻略|人氣喜帖公司推介】

LE INVITO 【查詢】
主力專注個人化請柬設計及製作。讓客人共同參與設計,讓每份請柬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,希望做到同一款請柬只會製作一次的想法。所有請柬從設計到製作都一手包辦,並交由一班本地頂尖印刷師燙金師等親自主理。所有請柬均在香港本地設計及製作,並從本地紙行引入數百種歐美日紙品供客人自行選擇。

Wedding Mood 【查詢】
Wedding Mood 主要產品是婚禮平面設計。 希望每一個婚禮更美,每個珍貴時刻更精緻。 歡迎每個查詢,每份意見,每個支持。

PP Wedding 喜帖 【查詢】
PP WEDDING由本地平面設計師創立,主要為準新人打造獨一無二的喜帖及婚禮用品設計。 設計保留傳統特色之餘,也混入西式元素,以嶄新破格概念,為準新人帶來不一樣的婚禮設計。

Wedding Fishes 喜帖 【查詢】
從囍帖開始。A memory you can keep—關於囍帖,第一份從手上傳來的喜悅,帶著滿滿的祝福,獨特的風格,永恆的保存,讓Wedding Fishes為你們打造一個個性化的婚禮。

Me and Mory ‧ Wedding ‧ 喜帖 【查詢】
我們是全香港最多『LIKE』的人氣喜帖品牌。 經營7年,每年服務過千新人。 更被各「傳媒」採訪及推介,信心之選!
喜帖寫法全攻略|7. 喜帖信封寫法和必備項目
中式傳統喜帖信封寫法

最基本的囍帖信封寫法,只需謹記以下5點必備格式:
- 送呈:指派帖者恭敬地遞上囍帖
- 賓客稱謂:如收帖人為親人,則需加上稱謂
- 賓客名字:撰寫賓客姓名以全名為準,並加上先生、女士、小姐等稱呼
- 台啟:啟封詞的一種,表達派帖者對收帖人的敬意,寫在收帖人全名之下
- 闔府統請:要同時宴請收帖人的家屬出席,應在信封的左側加上「闔府統請」四字
(圖: 婚享同學會)
現代西式婚禮喜帖信封寫法

英文喜帖信封寫法有以下4點格式注意事項:
- 西式婚禮邀請卡的信封面通常都只寫姓名, 沒有像中文寫法般列出尊稱 (如姨丈 , 姑丈, 等等)。
- 一般西式囍帖信封格式是以橫行,由左至右,置中書寫客人名字。如有需要,可在名字下加上地址。
- 除數字或Mr./Mrs./Ms.外,其他字也需要用全寫。若是其中一位是Dr.,便需要以Doctor 替代。當中包括「and」及地址中的Post Office Box, Street, Avenue, Lane, Apartment …等等,也需要用全寫。
- Miss & Ms. 的分別 : Ms. 為「女士」,用於婚姻狀況不明或不願提及婚姻狀況之,是未婚、已婚婦女均適用的稱呼,Miss 來稱呼未婚女子。
(圖: 婚享同學會)
喜帖寫法全攻略|8. 喜帖信封上的賓客稱謂及格式
中式喜帖封面格式和賓客稱謂

給長輩
- 以父母名義發帖:(男性長輩全名)先生、夫人台啟
- 以自己名義發帖:(長輩稱謂)(男主人全名)鈞啟 切記的是,如要派帖給已婚女性長輩如阿姨、姑姐等,收帖人都應以其伴侶為主,如姨丈、姑丈全名,而非阿姨、姑姐的名字。
給平輩、晚輩
- 平輩如未婚:(平輩全名)先生或(平輩全名)小姐台啟
- 平輩如已婚:(平輩全名)先生、夫人台啟
啟封詞與收帖人關係:
- 鈞啟:適用於收帖人為長輩或上司、師長
- 台啟、大啟:適用於收帖人為平輩
- 啟:適用於收帖人為晚輩
(圖: Sweet in Heart Wedding)
西式喜帖封面格式格式和賓客稱謂

- 未婚女性:Miss Susan Chan
- 婚姻狀況不明或不願提及婚姻狀況的女士:Ms. Susan Chan
- 未婚男性:Mr. James Wong
- 已婚夫婦:Mr. and Mrs. James Wong
- 闔府統請:Mr. James Wong and Family
- 情侶:(第一行) Ms. Susan Chan (第二行) Mr. James Wong
(圖: Sweet in Heart Wedding)
派喜帖的注意事項

什麼時候開始派囍帖?
一般在過大禮儀式後,新人就可以開始派喜帖。但如果新人沒有做過大禮儀式,就可以於婚禮前倒數三個月開始派帖。但新人要緊記清明、重陽節和農曆七月則不宜派囍帖。
誰負責派帖?
中式傳統上派帖是由新人的父母負責,女家派帖同時派嫁女餅,告知親友他的女兒出嫁了。但隨著時代的轉變,現在的新人都會自己派喜帖,避免勞煩父母。
喜帖內是否都要附上餅卡?
女家派帖同時派喜餅/餅卡,而男方則可以派帖同時附上十元利是,寓意「十全十美」,亦寄意新郎不會收盡別人的福氣,自己幸福之餘同時亦會祝福賓客。值得留意的是,如果男家的喜帖也內附唐餅/餅卡,代表他是入贅女婿,又或是女家才是主婚人,整個婚禮都是由女家去安排。
(圖: Wedding Mood)